(Istock)
這次我們繼續介紹新車的購買流程。
三、試駕
先選出幾家所在地區及周邊城市的汽車經銷商,最好每種品牌有兩家以上。可以參考網上的車評或詢問同學老師經銷商的口碑。爲節約時間,最好不要去距離 太遠的經銷商。在這個階段,可以利用工作日去看車,因爲工作日客人較少,經銷商有更多時間提供服務及回答你的問題。試駕時,可以告訴銷售員你對哪一款或幾 款車有興趣。有時銷售員會嘗試轉移你的興趣,其中可能會有些有用的資訊。但如果你沒時間,最好打住他。而且不要過多告訴銷售員你還在考慮其它好幾款車,以 免對方很快掌握你的意圖。
試駕過程中,就要非常注意汽車的表現了。首先注意你感興趣的功能是否真的需要?比如説,你是否真的需要V6的發動機,或者其實四缸就夠了?又如,有些車具備無鑰匙上車(keyless entry)功能,值不值得你多花點錢?
其次,瞭解車開起來是否舒適,是否符合你的駕駛習慣?比如有些車刹車油門比較緊,踩著很有質感,另一些車比較鬆,能讓你更精確的控制。再次,坐車的 人是否舒適?有些車前後排減震效果不同,如果有可能的話,請一位同學和你一起試駕,一人試駕一段,另一個就坐後面,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反饋。
另外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利用試駕時間解決。比如,如果你不瞭解有些車的功能具體起什麽作用,可以向經銷商諮詢。還有車本身的質保(Warranty)包括什麽項目,有沒有額外的福利?比如有些新車提供幾年的免費道路救援(roadside assistance)。
最重要有兩點,一個是銷售員的服務態度。如果他經常答非所問或者愛理不理的,就別考慮了;另一個就是要探探銷售員的口風。雖然你是來試駕的,你一定 要表現出你急需買車,並且已經有明確目標了,如果價格合適的話立即就買。這樣看看經銷商能給你多少優惠。同時,你可以諮詢一些會員價。比如Costco和 不少車商有合作,有一些合同價比較低,看看經銷商願不願意告訴你。有些經銷商很聰明,會反過來套你的底價。注意千萬不要報。在經銷商提供了一個價位後,一 定要對比下KBB和NADA網上的價格。如果明顯高於你的期望,説明這家經銷商不想給你好的優惠。
四、買車
經過試駕後,你心中應該能確定最多兩三款車以及每款車最多兩三家經銷商了。買新車最好在兩個時間點:一個是八、九月份,因爲下一年的新車會在這個期間上市,經銷商會急於將庫存車賣掉;另一個是聖誕節附近,因爲年末,經銷商會希望多賣些車好報賬。
另外提醒同學們,如果有當年改款的車,最好緩一步買,因爲新改款的車有時會有些問題,甚至導致召回。一般改款後第二年大部分問題就都會發現並解決了,所以一般不要買剛剛改款的車去做小白鼠了。
新車有三種購入方式:
一種就是全額付清(Pay in full)。現在有不少經銷商不是很喜歡這種方式,因爲沒有額外的利益。
另一種就是貸款(Finance)。貸款的話,經銷商可以獲得額外收益。同時,你自己的經濟負擔也相對小。注意,貸款一定要確保自己有較長時間好的 信用記錄,才能拿到低的利率(APR,年利率)。如果你成功拿到了低利率甚至零利率,不妨讓貸款時間長些。在美國很看重借貸信用記錄的額度和長度,所以不 要怕貸款。完成一個較高額度的長期貸款,你的信用分數會大幅提升,對你今後買車買房申請信用卡都有很大幫助。但偶爾經銷商不願給你好的利率。這時可以選擇 全額付清,或者增加首付款。
還有一種方式是租約(Lease)。這種方式比較特殊。一般而言,租約時間是三年。如果你租約一輛車,那麽你相當於購買了這輛車三年的使用權,三年 後車要還給經銷商。這種方式看似不合算,其實也有其一定優勢。比如説,你不打算在美國長期居留,或者你就喜歡開新車,租約都是很不錯的。當然,租約也有不 少條件,而且各品牌都不太一樣,所以必須全面考慮。
接下來就是正式談價格了。這個很依賴談判技巧,所以很難總結具體的操作方法。比較常規的技巧包括不要輕易亮底價,貨比三家同時價也比三家,用別家的 報價來嘗試壓價等等。但有一個通用且經常被忽略的問題,就是有不少品牌提供一些優惠券,在網上就能下載。比如畢業生優惠,或者你有航空公司或賓館等的高級 會員,有些也提供買車優惠。談價之前先把能符合條件的優惠券都搞到手。一般而言這些優惠券是可以疊加的,但一定要看清條款。講價時當然不能先亮出這些優惠 券。但要注意,如果你打算貸款或者租約,一定要把價格和利率都談好才亮優惠券,否則經銷商可能會擡高你的利率來補優惠券的差額。
新車到手
談完價格後,你就可以驗收你的新車了。在此注意一點,新車到你手上應該有十邁(英里)左右,這是正常的,因爲在檢測和運輸過程中會產生一些邁數。如果顯著高於十幾邁,那有可能經銷商把一輛被試駕了很多次的車給你了。
買新車當然還有一些細節的問題和技巧,有些甚至是因人而異的,我們就很難一一介紹了。希望我們介紹的大致流程和常見問題技巧能對同學們買新車有所幫助。下次我們會繼續介紹二手車的購買流程,希望大家繼續關注哦。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