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胎是否越大越薄越寬越好? | 胖編推薦 | 大紀元汽車網 auto.epochtimes.com


2024-06-26 | 星期三

車輪胎是否越大越薄越寬越好?

發表: 2019年05月10日

輪胎尺寸與性能的關係是:越寬的胎抓地力和操控能力越好,但是阻力也越大,油耗就越高,加速也越慢。所以不能盲目加寬輪胎。(Fotolia)
輪胎尺寸與性能的關係是:越寬的胎抓地力和操控能力越好,但是阻力也越大,油耗就越高,加速也越慢。所以不能盲目加寬輪胎。(Fotolia)

(大紀元記者喬亓綜合編譯報導)通常人們所說車輪直徑實際上是指輪轂的直徑。輪轂直徑越大輪胎越薄越寬越好看,許多豪華車的輪子也都這樣。因此不少人升級愛車的時候都想動動輪子。能不能動?首先得明白輪轂、輪胎的尺寸和哪些車性能有關。

通常輪轂的尺寸在14∼24英吋之間,寬度往往隨著直徑而增大,對17英吋的輪轂來說,其寬度可能是7、7.5、或8英吋,但很少有5或10英吋的,那通常是用於14或19英吋的輪轂。輪轂尺寸多數印在背面,要拆下來才能看到;有的還沒有尺寸標記,只能自己測量。

輪胎的尺寸要受輪轂和輪拱的限制,其尺寸表達方式是235/45/17,其中第一個數是輪胎寬度(mm),第二個數代表胎面高度與胎寬的比為45%,最後一個對應輪轂的直徑(英吋)。輪胎的寬度與輪轂的寬度有一個對應關係,例如輪轂寬度為7.5英吋時,對應的輪胎寬度是225mm,允許加減10mm,所以235mm也是可以的。

輪胎尺寸與性能的關係是:越寬的胎抓地力和操控能力越好,但是阻力也越大,油耗就越高,加速也越慢。所以不能盲目加寬輪胎。

胎面高度與胎寬的比,即厚胎或薄胎,主要影響吸震效能和操控感。越厚吸震越好但操控變得遲鈍、轉向精度下降。所以高性能車、跑車會盡量用薄、寬的輪胎,它們追求的目標不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高性能後輪驅動汽車,特別是寶馬和奔馳轎車,都有所謂的「交錯」裝置,即後輪比前輪寬一英吋。這可提高驅動力同時保持轉向靈活。但這也帶來一個問題:輪胎換位時只能左右對換不能前後對換,四個輪胎就很難保持磨損一致。

要知道,廠家對車輪尺寸都是經過複雜、精細計算的,涉及到傳動比、懸掛、減震、剎車、轉向、穩定性等許多方面,隨意更改可能使整個操控質感、懸掛特性變壞,甚至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如有些低端車,原裝胎寬度145,硬換成205寬的高性能胎,可能因為阻力太大車子跑不動,或者更容易翻車。因為寬胎抓地力大,轉彎時輪胎會成為一個強有力的支點,阻礙側滑,使內側車輪更容易離地造成翻車。

多倫多每月Lease新車優惠大合集 買車和網購一樣方便

廣告
 

新車優惠


胖編推薦




您可能感興趣